淘寶網蘇繡價格多少壹米(手工蘇繡價格)

2023-10-18 00:41:51
淘寶觸屏版推廣 > 淘寶觸屏版 > 淘寶網蘇繡價格多少壹米(手工蘇繡價格)

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蘇繡價格多少壹米,以及手工蘇繡價格的知識點,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詳情介紹:

壹億兩千萬針!織成進博會主會場迎賓大廳這幅巨大的蘇繡屏風!

巨幅蘇繡作品《玉蘭飄香》在進博會主會場迎賓大廳里分外奪目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“綻放”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

中國藝術報記者 張誌勇

11月5日,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。在進博會主會場迎賓大廳,壹幅巨大的蘇繡屏風《玉蘭飄香》分外奪目。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

(請橫屏欣賞)

此幅蘇繡作品外框整體長12.5米,高4.7米。作品以湛藍色為背景,象徵包容廣博的中國胸懷;畫麵主體中,五百朵姿態各異的玉蘭花在牡丹的映襯下,有的含苞待放,有的昂首怒放,充滿了生機和繁榮; 9隻和平鴿在春天的召喚下有的蓄勢待發,有的展翅高飛,融入藍天。各種元素共同描繪了壹派玉蘭飄香迎天下客的盛況。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(局部)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(局部)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(局部)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(局部)

據了解,這幅原創巨幅刺繡作品由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姚建萍率領刺繡團隊創制完成,畫麵取自著名畫傢董希源專門為此主題設計的作品。經過姚建萍、董希源與進博會藝術團隊的多番研討,最終確立畫麵主題為上海市花白玉蘭,並於6月2日通過刺繡設計概唸稿。

繡制中的姚建萍

談及作品主題,姚建萍表示,因為白玉蘭對上海而言有特殊的含義,牠在上海開花特別早,冬去春來,繁花盛開,花大而潔白,開放時朵朵向上,象徵著開路先鋒、奮發向上的精神。

這壹巨幅原創蘇繡首先麵對的是刺繡稿件的創作和選擇。繡稿既要符合進博會的主題,展示中國文化的魅力,又要適合蘇繡工藝的具體特點,姚建萍與董希源之間進行了磨合。

創作中的董希源

董希源介紹說,考慮到作品以白玉蘭與白鴿為主題元素,他決定以傳統花鳥工筆畫創作稿件,但是因為作品篇幅巨大,如果單純圍繞白玉蘭、白鴿進行創作,畫麵內容難免單壹。經過深思熟慮,壹幅以白玉蘭、白鴿為主要元素,輔以牡丹花、太湖石畫麵與意境的構圖在他腦海里慢慢成形。

僅用壹周時間,董希源就完成了線描全稿,供給姚建萍團隊使用,受限於時間的寶貴,姚建萍憑借以往經驗,直接使用線描稿進行配色和刺繡表達。在這個過程中,每過壹段時間,姚建萍和董希源將自己完成的部分傳給對方,再溝通討論畫麵顏色及線條的處理,摸索出走壹步、看壹步、想壹步、做壹步的大型刺繡創作途徑,最終形成壹幅蘇繡和壹幅國畫作品。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創作過程中,從線描稿到成品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創作過程中,從線描稿到成品

刺繡是時間的藝術,從6月3日試針,到9月28日封針,整幅作品的繡制歷時100多天。為了如期完成這壹巨幅作品,姚建萍組建了創稿團隊、刺繡創作團隊、裝裱團隊以及後勤保障團隊四個團隊。“刺繡創作團隊多達150人,分為三班,每班工作8小時,輪替繡制,日夜兼程。根據事後統計,作品的成品累計繡制大約壹億兩千萬針。”姚建萍說。

姚建萍的刺繡創作團隊在緊張地繡制中

9月28日,創作團隊和有關方麵為作品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封針儀式。作品中的500朵花,每壹朵都用了白色、黃色、綠色、還有少量紅色,共四套色係,每套色係又擁有著從淺至深18個顏色,所以每壹朵花都用了近百種色彩的絲線。作品形式上既表現了國畫的特點,又突出蘇繡的藝術魅力,完美契合進博會大氣典雅的特點,並且與主會場的整體風格保持和諧壹致。

姚建萍在封針儀式上

蘇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之首,近年來曾多次出現在國傢外交場合,展現出濃郁的中國特色、中國氣派、中國風格。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樣壹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際盛事里,中國蘇繡再次成為見證者和參與者,和其他藝術品壹起,為進博會營造出了中華風範、海派韻味。

蘇繡《玉蘭飄香》九屏

在蘇繡之鄉,體味飛針走線里的變與不變

左上圖 蘇繡耳機。

右上圖 蘇繡和遊戲的跨界融合作品火鳳紙扇。

左下圖 鎮湖手藝人在製作火鳳紙扇中。

右下圖 鎮湖手藝人製作的蘇繡手表。

(均受訪者供圖)

制圖:李潔

鎮湖位於太湖之濱,青山綠水環抱。花窗雕欄間,繡繃錦緞前,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薛金娣手拈銀針彩線,氣定神閑,輕攏慢撚。“花隨玉指添春色,鳥逐金針長羽毛”,刺繡的浪漫詩意,盡在這十指之間。

鎮湖是蘇州刺繡的主要發源地。如今,在民間手工藝傳承麵臨諸多考驗的當下,“蘇繡之鄉”的手藝人生存狀態有著怎樣的變化?春節期間,記者來到蘇州西陲的鎮湖街道繡品街進行調查。

堅守

凝結蘇繡更唯美的圖景

“蘇繡於2006年被列入第壹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鎮湖現在是全國最大的蘇繡生產和銷售基地,也是國傢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。所謂生產性保護,就是在日常生產中實現手工技藝的傳承和保留,不需要‘搶救’。”剛到鎮湖,鎮湖街道長期負責刺繡產業調研的葉成輝這樣向記者介紹。

鎮湖到底有多少繡娘?壹直以來,流傳最廣的說法是“八千繡娘,四百繡莊”。鎮湖刺繡協會秘書長裘星告訴記者,去年,鎮湖街道聯合刺繡協會開展刺繡從業人員普查,結果顯示,鎮湖街道的2.3萬人中,刺繡從業人員有9063人,包括兩位國傢級非遺傳承人、兩位國傢級工藝美術大師、12位省工藝美術大師、8位省工藝美術名人,74位高級工藝美術師和245位中初級職稱繡娘,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刺繡大師集群。

薛金娣便是這集群中的壹位。在薛金娣刺繡藝術館,薛金娣的兒子、“繡二代”張雪向記者演示了蘇繡的工藝流程:上繃、畫樣、配線、劈線、刺繡、落繃、成合,共7個步驟。壹根細線在他手上,逐漸被分成若幹份。他說:“壹根線,可以分為兩絨,壹根絨可分為八絲,壹絲還可再逐層分細。像人物眼睛、金魚尾巴這樣的細微之處,特別考驗刺繡的精細度,需要壹根線的1/64,甚至1/128,絲線細,針腳密,特別花心思。壹幅大尺幅的作品,有時需要多年才能完成。”

這種精細,是機器繡怎麽也做不到的。“壹幅1.2米長、0.8米寬的繡品,手工繡壹般要幾個月,值上萬元。而如果用機器繡,流程極度壓縮,模闆做好後幾小時就能繡完,價格也相去甚遠。從質量上看,手工繡整潔光滑,而機器繡粗糙,不僅麵上有線頭,層次感單薄,更缺了神采。機繡代替不了手繡。”高級工藝美術師郁勤說。

跨界

尋找蘇繡更多元的可能

近年來,鎮湖刺繡也走上了創新之路,郁勤將其總結為:技法上的創新、題材上的創新、理唸上的創新。

蘇繡大師鄒英姿首創“滴滴針”,既不同於傳統的平針,又有異於亂針。她棄用長針腳,改用短針腳與細線,壹點壹點地在點狀或短線狀針腳之間,以相隔、相疊、相接、相交四種形式中的至少壹種構成的繡跡,構成如炭筆畫壹樣的特殊效果。題材上,與過去專註於國畫、書法,以尺幅大、更精細為追求相比,現在部分繡娘開始嘗試“極簡風”,在淡雅、清新、飄逸中,大量留白。

“傳統蘇繡制品以擺件、掛件為主,市場有限。要想獲得主流消費群體青睞,就要借助新業態,讓蘇繡走進尋常百姓傢,讓蘇繡回歸生活。”張雪說。如今,漫步在繡品街上,小到手表、耳機、手機殼,大到服裝、傢具、茶具,鎮湖蘇繡的跨界融合衍生品層出不窮,讓人目不暇接。

前段時間,薛金娣操刀的蘇繡手表成了網紅——直徑3厘米的表盤上繡著花鳥圖案“梨花雙燕”,梨花花朵以及花枝,層次豐富,錯落有致;兩隻燕子振翅高飛,表現了壹片春意盎然的景象。

鎮湖的“繡二代”們,更是跨界創新的主力軍。目前,鎮湖共有80後刺繡從業人員1397人,90後刺繡從業人員906人。

在壹款知名網絡遊戲中,張雪製作的人物道具火鳳紙扇獲得了遊戲製作方和玩傢“點贊”。“我在太湖邊散步,偶然看見壹片晚霞映襯的雲朵,如同瑞鳥翺翔,由此構思。遊戲公司看到這條微博後,便聯係我表達興趣。”

“很長壹段時間里,蘇繡傳承人或者緙絲傳承人,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追求極致,聯係在壹起創作,或許有‘包袱’。年輕手藝人,最大的優勢就是‘沒有包袱’。”張雪期盼,未來鎮湖蘇繡能更多地“走出去”,獲取更廣闊的商業市場,“叫好又叫座”。(本報蘇州2月13日專電)

本報記者趙徵南 駐蘇記者 葉誌明

作者:admin | 分類:淘寶觸屏版 | 瀏覽:9 | 迴響:0